索引號: | 11330600002577014T/2022-231922 | 公開方式: | 主動公開 |
發布機構: | 市政府辦公室(研究室、機關事務局) | 公開日期: | 2022-09-14 |
主題分類: | 體育 | 發文字號: | 紹政辦發〔2022〕23號 |
有效性: | 有效 |
各區、縣(市)人民政府,市政府各部門、各單位:
《紹興市新一輪亞運城市行動計劃(2022—2023年)》已經市政府同意,現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貫徹實施。
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2022年9月13日
紹興市新一輪亞運城市行動計劃
(2022—2023年)
杭州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—10月8日舉行,紹興作為承辦亞運賽事項目最多的協辦城市,肩負向全國、全亞洲、全世界展現中國特色、浙江風采、紹興精彩的光榮使命。為全面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,深入踐行“辦好一個會、提升一座城”,加快建設高水平網絡大城市,打造新時代共同富裕地,特制訂本行動計劃。
一、指導思想
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以亞運辦賽城市的責任擔當,堅持“簡約、安全、精彩”辦賽理念,按照“五精(經)”“五高”目標要求,全市域實施健康活力城市、融杭聯甬同城、基礎設施提升、文化名城展示、數字智慧賦能、文明綠色共建、平安城市護航七大行動,提升城市品質風貌,全面展示亞運城市風采,為我市加快建設高水平網絡大城市、全力打造新時代共同富裕地貢獻亞運力量,為我省建設“重要窗口”作出更大紹興貢獻、展示更多“紹興風景”。
二、總體目標
——聚焦“爭先進位”,亞運效益更加彰顯。充分釋放亞運紅利,以亞運等體育賽事舉辦推動體育產業大發展。全市域、全要素、全產業鏈協辦亞運,統籌提升市場開發能力、產品研發能力和賽后利用能力,拓展亞運衍生產業,深挖亞運市場潛力,激活亞運消費能力,積極打造文旅、健康等現代服務業,推動產業布局更加合理,助推我市經濟綜合實力穩進提質。
——聚焦“全域提升”,區域發展更加均衡。樹立全市“一盤棋”、同心辦亞運理念,各區、縣(市)聚焦亞運,以亞運項目為抓手,找差距、補短板、促提升,帶動區域經濟、社會、文化全方位發展,進一步縮小區域差距,緊密區域協作,均衡區域發展。
——聚焦“一體協同”,融杭聯甬更加緊密。對標杭州標準,推進城市配套設施建設和城市文明志愿服務,杭紹一體協同更加深化,杭甬“雙城記”金扁擔作用更加突出,“融杭聯甬接滬”格局更加優化。城市融合度、貿易開放度、消費活躍度、要素集聚度、通道順暢度全面提升,城市綜合能級實現躍升。
——聚焦“深度融合”,城市治理更加智慧。利用數字政府建設成果,圍繞賽事舉辦、城市服務等領域,打造智能亞運標志性成果。充分運用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、管理模式、管理理念創新,推進數字化改革整體智治向縱深發展。
三、實施階段
——第一階段:2022年8月11日至黨的二十大召開。實施亞運城市行動計劃暨喜迎二十大“清朗行動”,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平安穩定的社會氛圍。
——第二階段:黨的二十大召開至2023年10月8日。全力實施亞運城市行動計劃,各項籌備及城市保障工作全面就緒,亞運會順利開幕,賽事安全圓滿舉行。
——第三階段:2023年10月9日至2023年12月31日。充分利用亞運遺產,最大程度發揮場館社會效益,持續開展文化旅游、會議會展、賽事賽會等活動,做深亞運“后半篇”文章。
四、重點任務
(一)實施健康活力城市行動,打造國際賽會目的地
總牽頭單位:市體育局
1.高水平做好亞運籌備工作。全力做好亞運會我市承辦項目的籌備工作,對場館運行、城市保障進行全方位壓力測試,助力辦好棒球、壘球、攀巖、排球、籃球等亞運項目測試賽。實施亞運場館惠民開放行動,做好場館綜合利用、運行維護等工作。組織開展亞運會火炬傳遞,迎亞運倒計時200天、100天等重大活動。
責任單位:市委宣傳部、市公安局、市建設局、市文廣旅游局、市衛生健康委、市體育局、市綜合執法局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2.全力做好品牌賽事籌辦。打造“國際賽會目的地城市”,引進和舉辦國際品牌體育賽事。集中力量打造“中國棒壘球之城”,做好棒壘球省隊市辦與國家隊訓練保障工作,加強與國家隊合作,引進棒壘球品牌賽事,深入推進棒壘球進校園。舉辦紹興市第十屆運動會,完成嵊州市體育場館改造提升,全力做好賽事組織工作,確保安全、順利、精彩。精心打造“一縣一品”體育特色項目,各區、縣(市)根據地域文化特色、群眾基礎和項目傳統優勢,分別打造1—2個體育特色項目。
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、市體育局、黃酒集團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3.開展亞運全民健身活動。舉辦群眾性體育賽事(活動),提高市民群眾參與健身的積極性。實施一批省、市體育類民生實事項目。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,組織亞運場館工作人員應急救護知識培訓。
責任單位:市文明辦、市教育局、市體育局、市大數據局、市總工會、團市委、市紅十字會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(二)實施融杭聯甬同城行動,當好杭甬“金扁擔”
總牽頭單位:市發改委
4.扎實建設亞運通勤圈。加快推進杭紹甬智慧高速、群賢路西延蕭山南秀路一期工程、鐵路杭州蕭山機場站及接線工程紹興段、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建設及杭州中環柯橋段等項目,確保亞運會開幕前建成一批同城交通標志性工程。
責任單位:市發改委、市建設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軌道交通集團,各區、縣(市)政府,濱海新區管委會
5.構建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共享機制
加快落實亞運市民卡“一卡通”項目,推進市民卡在杭紹地鐵、甬紹城際等亞運城市公共交通領域“一卡優惠”“一卡結算”。
責任單位:市發改委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軌道交通集團、市金控公司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深入實施杭紹基礎教育同推共享計劃,進一步擴大“杭紹普通高中聯盟學?!痹谔厣鄻影l展上的教育交流合作。
責任單位:市教育局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開展杭紹醫療資源共享計劃,推動實現健康數據數字化互認,全市31家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接入省健康數據數字化互認共享平臺。
責任單位:市衛生健康委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全方位推進浙江大學紹興研究院建設,依托紹興產業、文化與浙江大學科研、人才優勢,圍繞集成電路、高分子材料、醫療器械、生物醫藥、文化產業等領域,重點打造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新實驗室,培育一批重大引領性創新性科研成果,培養一批高層次人才,孵化一批高新科技產業項目、領軍企業。
責任單位:市科技局,越城區政府,濱海新區管委會
6.協同建設一體化合作先行區
推動杭紹臨空經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紹興片區建設,重點打造柯橋—蕭山、諸暨—蕭山2個一體化協同板塊,共建產業、人才、研發3類飛地,打造亞運融杭標志性區塊。
責任單位:市委編辦、市發改委,柯橋區政府
謀劃建設以“打造長三角海外高層次人才匯聚地、新興產業新高地”為目標的“G60諸暨創新港”和“海歸小鎮”。
責任單位:市發改委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交通運輸局,諸暨市政府
(三)實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,實現全域有機更新
總牽頭單位:市建設局
7.持續推進“清朗行動”。開展“拔釘清障”攻堅,整治拆除影響城市形象的滯留物,為推進交通、水利、城市基礎設施等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保障。開展房屋征收,騰出活化利用空間,改善群眾居住環境,提升城市功能品質。
責任單位: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建設局、市水利局、市綜合執法局、紹興電力局、市城投集團、市交投集團、市軌道交通集團、鐵塔紹興分公司,越城區、柯橋區政府
8.推進亞運城市有機更新。實施亞運城市提升鏡水路綜合管廊及配套工程(二標)、棒球社區二期規劃道路、火車站東廣場城市停車場及配套、高鐵站前片區景觀提升、興越路連接綠云路高架、鳳林西路(中興大道—大越路)道路改造、梅山廣場開發等項目,促進城市品質提檔升級。
責任單位:鏡湖新區開發辦、市交投集團、市軌道交通集團
9.推動亞運城市美化升級。扎實提升亞運城市風貌品質,推動城市環境更加潔凈。推進市容秩序整治,強化交通秩序、文明停車、馬路市場、亂搭亂建、戶外廣告、垃圾分類等系列整治。實施二環南路沿線景觀提升、二環西路沿線景觀提升、越城區快速路銜接道路拓寬改造、越西路(快閣路—城南大道)提升改造、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各站點道路景觀恢復等工程。
責任單位:市教育局、市公安局、市建設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文廣旅游局、市衛生健康委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體育局、市綜合執法局、鏡湖新區開發辦、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、市供銷總社、市文旅集團、市城投集團、市交投集團、市軌道交通集團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10.構建城市智慧快速路網。實施解放大道及北延伸段(康寧路、湯公路)建設改造、越東路(三江路—規劃曹娥江大橋)智慧快速路、二環南路智慧快速路、S308省道(二環西路智慧快速路)改造(二期)、二環北路及東西延伸段智慧快速路等工程,優化城市通勤布局。
責任單位:市建設局、市文廣旅游局、市城投集團
11.建設改造國際標識、特色空間
繼續推進國際標識改造工程,建立中英雙語對照城市標識系統,實現重要場所、重要設施國際化標識全覆蓋。
責任單位:市教育局、市公安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外辦、市綜合執法局、市文旅集團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建設一批亞運特色空間,完成5G+8K觀賽屏建設,營造濃厚亞運觀賽氛圍。
責任單位:鏡湖新區開發辦,越城區政府
(四)實施文化名城展示行動,講好亞運紹興故事
總牽頭單位:市文廣旅游局
12.推動文旅品質提檔升級。實施青藤書屋周邊綜合保護、古城入口改造提升、孑民圖書館、風越里特色街區、蘭亭森林公園提升改造、北緯30°展示館等項目,推進越城區城鄉風貌、上虞區全域旅游基礎設施、新昌縣域風貌樣板區(西線)整治提升等行動。
責任單位:市文旅集團,越城區、柯橋區、上虞區、新昌縣政府
13.加強亞運城市推介。做好“東亞文化之都”國際化推廣和紹興古城文旅形象推廣,加強中日韓文化交流、國際化推廣。推進“浙東唐詩之路”建設,結合中國研學旅游目的地和國家文旅消費試點城市建設,打造“喜迎亞運?相約紹興”亞運特色主題游線。
責任單位:市文廣旅游局、市外辦、市名城辦、市文旅集團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14.推進亞運文化共融。注重“浙東唐詩之路”沿線文物保護修繕,實施浙東運河博物館陳列布展、宋六陵考古發掘、臺門微更新等項目,以項目落地推動文化交流融合。
責任單位:市水利局、市文廣旅游局、市名城辦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(五)實施數字智慧賦能行動,打造智慧智能先行城市
總牽頭單位:市經信局
15.推動亞運智慧賦能建設
推動數字人民幣APP使用,打造數字人民幣綜合示范鄉村、示范高校,實現數字人民幣重點區域全覆蓋。
責任單位:市金融辦、人行紹興市中心支行,市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
打造并推廣“云游紹興”導游導覽項目。建設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,實施紹興市亞運在線駕駛艙項目,新建5G基站,實現5G網絡全覆蓋。
責任單位:市經信局、市文廣旅游局、市大數據局、電信紹興分公司、移動紹興分公司、聯通紹興分公司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(六)實施文明綠色共建行動,展示最美亞運城市形象
總牽頭單位:市文明辦
16.開展亞運生態治理。全力開展水生態修復治理,打通治水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協同治理區域生態環境污染,開展環境質量走航監測工作。創建全域“無廢城市”,開展護航亞運專項執法行動,實施突發性環境事故應急監測能力提升、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網絡能力建設等項目。
責任單位:市生態環境局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17.開展亞運志愿服務。強化志愿服務激勵保障,選樹一批先進典型,激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志愿服務。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,圍繞“15分鐘志愿服務圈”建設,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所、站(點)組織亞運志愿服務主題實踐活動。持續提升亞運賽事志愿服務水平,完成亞運賽事志愿者招募,開展相關培訓,做好亞運會志愿服務保障工作。
責任單位:市文明辦、市教育局、市民政局、市體育局、團市委,各區、縣(市)政府
(七)實施平安城市護航行動,營造平安穩定社會環境
總牽頭單位:市委政法委
18.強化安全隱患整治。
19.開展安防體系建設。
20.加強亞運安全防控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強化責任落實。市亞籌辦做好任務推進的協調、監督和考核,用好“三色動態管理”機制以及月度督查晾曬機制;各行動總牽頭單位建立健全工作例會制度,明確部門職責,狠抓責任落實;各責任單位切實履職盡責,把主責主業做實做深做細;各區、縣(市)政府履行屬地主體責任,細化落實本區域具體實施方案。同時,建立健全容錯免責機制,大力營造鼓勵支持黨員干部解除顧慮、迎難而上、敢于擔當、善作善成的良好氛圍。
(二)強化人才培養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、新戰略、新舉措,充分利用杭州亞運會籌備契機,全方位引進、培養、用好人才,吸引和培養重要賽事、節會運營團隊,積極引進運營管理等短缺人才。建立健全人才選拔機制,牢固樹立重實績、重實干、重擔當的選人用人導向,選優配強人才隊伍,形成一支多元有機結合、專業互補、氣質相容的人才隊伍。建立與國際規則接軌的高層次人才招聘、薪酬、考核、科研管理、社會保障制度。
(三)強化全民共享。鼓勵相關部門在做好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的基礎上,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公益募資方式,引入社會組織、社團機構參與亞運籌辦,推動項目落地生根。強化經驗推廣,形成工作樣板,在全市推廣運用,提升工作效率。強化項目成果運用,加大宣傳力度,打造亞運城市行動計劃標志性成果,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。